MiG-1 战斗机
Soviet Union 螺旋桨战斗机
1. 基本数据
中文名 | 英文名 | 俄文名 |
---|---|---|
米格-1 | Mikoyan Mig-1 | Микоян МиГ-1 |
2. 概述
米格-1战斗机,原名:伊-200,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1939年开始研制的一型螺旋桨战斗机,是米格战机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,米格-1原名为I-200,它原是波利卡波夫设计局的飞机,因为米格设计局就是从那里独立出来的,I-200正是要取代由波利卡波夫设计局的I-15和I-16,1940年4月5日,I-200试飞成功,由于当时苏联战斗机的命名方式改变,I-200改名为米格-1。
在二战前夕的西班牙内战中,苏联志愿空军装备的战斗机与德国的Bf109、英国”喷火“战斗机相比,显示出概念上的落后。
1939年2月,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亲自主持了一次紧急会议,会议决定,由各有设计能力的团队提交新型战斗机方案,择优录用,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新的飞机设计局。
1939年,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方案入选,同时组建了新的飞机设计局:米高扬-格列维奇设计局。为了减少风险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决定将精力集中在采用AM-35A发动机方案,并且新战斗机被给予伊-200的代号。
1940年7月-8月,伊-200进行了量产试验,8月28日第二和第三架原型机开始了国家验收试飞,其中一架用于飞行性能试飞,另一架进行武器试飞。试飞工作在试飞员S·萨普伦、A·库比什金和工程师尼吉特申科的主导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。
在试飞中该机最大海平面平飞速度为486千米/小时,极限海平面速度达到520千米/小时,在7200米高空最大速度为628千米/小时,该机爬升到5000米耗时5.3分钟,实用升限12000米,1000米高度时盘旋一周时间为20—22秒。这些数据使伊-200战斗机成为了当时苏联最优秀的战斗机,因此苏联空军要求飞机厂尽快将该机交付部队。
1940年10月,正当伊-200还在进行改进工作时,第一批25架预生产型已经建造完毕。由于当地天气恶劣,这批飞机不得不被送往驻扎在埃夫帕特利亚的第146战斗机团进行适应性飞行。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老牌试飞员S·萨普伦以及来自第一飞机厂的工程师尼吉特申科和试飞员A·卡莱夫参加了参加了在第146战斗机团的试飞。试飞证明了伊-200是一种高性能战斗机,1940年12月,伊-200被正式命名为米格-1战斗机。
3. 技术细节
-
采用了流行的修长布局,纺锤形的机头内安装着很长的水冷你V-12发动机,散热器布置在座舱之下。米格-1的座舱盖是向侧面翻开的,虽然结构简单可靠但是开关不易,需要地面人员的协助,才能从外面打开。
-
最大的问题在于飞行稳定性,俯仰和横滚稳定性都很糟糕,容易进入失速和螺旋,加上AM-35A发动机的性能不稳定,油门相应不好,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将发动机向前移动了一点,增加了俯仰稳定性;将机翼外段的上反增加了一点,增加了横滚稳定性。
-
采用了混合结构,前机身采用空心桁架焊接而成,机身采用硬铝蒙皮。机身两侧分布两个水冷散热器,座舱下有一个油散热器。飞机的后机身是由松木翼梁和胶合板制成的木制硬壳式结构。
-
机翼为刚性翼面,机翼中部为金属结构,可折起的机翼外侧部分为木制。这种结构简化了飞机的生产并为工厂的木工车间提供了业务。翼梁由树脂胶合相连,而胶合板蒙皮则通过酪素胶粘合。机翼外侧可分解为3个部分并且可以很方便的与机翼中部相连或拆解。
3.1 计数参数表
类型 | 伊-200 | 米格-1 |
---|---|---|
功能 | 战斗机原型 | 战斗机 |
年代 | 1940 | 1940 |
乘员 | 1名 | 1名 |
引擎 | 1200/1350马力AM-35A | 1200/1350马力AM-35A |
长度 | 8.155m | 8.155 |
高度 | 3.3m | 3.3m |
翼展 | 10.2m | 10.2m |
机翼面积 | 17.44\(m^2\) | 17.44\(m^2\) |
空重 | 2475kg | 2620kg |
载重量 | 2968kg | 3099kg |
机翼负荷 | 179.2\(kg/m^2\) | 177.7\(kg/m^2\) |
地面最大速度 | 508km/h | 521km/h |
7000米最大速度 | 648km/h | 626km/h |
作占半径 | 703000m | 576000m |
实用升限 | 12000m | 12000m |
爬升至5000米用时 | 5.3min | 5.3min |
机枪 | 1 * 12.7mm UBS300机枪 2 * 7.62mm ShKA375机枪 | 1 * 12.7mm UBS300机枪 2 * 7.62mm ShKA750机枪 |
炸弹 | / | 2 * 50Kg (FAB-50) 2 * 100Kg (FAB-100) |
4. 服役历史
- 1940年,米格-1 仅生产了约100架,在1041年被稍作改进的MiG-3取代了。
- 1941年4月,第一架生产型的米格-1进入苏联空军服役。
5. 总体评价
米格-1的散热器布置在座舱之下,飞行员坐在这个“火盆”上十分痛苦。米格-1的座舱盖只有在地面有机械师的帮助时才能从外面打开,令飞行员恐慌。米格-1 最大的问题在于飞行稳定性,俯仰和横滚稳定性都很糟糕,容易进入失速和螺旋,加上 AM-35A 发动机的性能不稳定,油门响应不好,还不容许粗暴操作,受到飞行员的批评。
不管米格-1 有多少缺点,其优秀的高空高速性能是受到肯定的,尤其在 6000 米以上的高空,解决了西班牙内战以来苏联空军的一个心病。